內容來自hexun新聞

文化繁榮需要政策松綁 發展文化產業也是轉型的需要

在日前由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文化熱點面對面》一書中,文化部部長蔡武認為,行政權力對藝術的發展不要過多幹預,才能促使文藝大師的湧現。他這個論斷的前提是,中國一年創作歌曲兩萬多首但沒有幾首可以傳唱,全國幾百個電視頻道卻沒有幾個有品格的節目。因此說,中國雖然文化供給多,但能滿足市場需求的少,這是過多幹預的結果。可以想象,一個有13多億人口的大市場,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並且能在短時間內將GDP發展到全球第二,但文化產業始終不振是多麼令人沮喪。近期,韓國一部電視劇就可以風靡整個中國,而精英們在追看美劇。在兩會上,這個現象引起廣泛的反思,以馮小剛為代表的文藝界表達瞭自己的觀點,即審查過程太過繁復,令創作者如履薄冰。這毋庸置疑是老問題,正是這種“過度幹預”讓文藝創作者放不開手腳,並產生趨同效應汽車貸款率利最低銀行2016信貸年息,即如果一部能夠通過審查的電視劇或電視欄目火瞭,整個行業就會群起模仿,一是因為內容安全,一是迎合市場,同時滿足審查與市場兩個條件的節目不多。這也是中國同類型選秀節目如此之多,抗日劇、諜戰劇等電視劇紮堆的原因,這會抑制創新並使供給單一,產生審美疲勞。國內文化供給蕭條但市場巨大,這種缺口使得精英階層和青年群體大部分依靠網絡獲取外部文化產品。這使得中國幾百傢國有電視臺的收視率越來越低,不僅在商業上受到威脅,在文化上也是日趨西化。因此,對文化領域的過度幹預正在起到南轅北轍的作用。中國當前比任何時候都高雄貸款代辦公司泰山房屋增貸迫切發展文化產業,這也是最高領導人多次表達的願望。因為,文化產業可以提高國傢軟實力,有利於塑造更好的國際形象。中國經濟崛起帶來瞭巨大的全球影響力,但一些國傢與中國做貿易的同時又保持警惕,因為中國無法清晰地向外界表達自己的文化與價值觀,如果文化產品不能將本國文化與好看的內容形式結合起來,就無法形成軟實力。發展文化產業也是經濟轉型的要求。當前,中國要擺脫對制造業出口以及基礎設施和地產投資的依賴,在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升級的同時,要發展第三產業,吸納更多就業。中國當前大學生就業困難而勞工供應不足,發展文化產業不僅是新的經濟增長點,還會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崗位,緩解轉型產生的壓力。發展文化產業也是社會轉型的需要。改革開放至今,中國打破傳統卻沒有重建新的社會共識,“一切向錢看”成為主導發展的精神支柱,但是,當經濟進入轉型期,如果全社會沒有基本的價值共識,沒有繼續努力的精神,就會像香港發展期有“獅子山精神”,而轉型期則迎來混亂一樣。轉型期的中國更需凝聚共識,這需要文化產品的幫助。近日,文化部出臺細則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也有報道稱,從今年4月起,電影終審職責將全面下放至省級廣電部門,未來電影的送審周期將從1個月縮短至1周。這些舉措值得鼓勵,但是,文化主管部門仍需進一步思想解放,簡政放權,為中國文化的振興而努力。(編輯 祝乃娟)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4-03-25/163326290.html
arrow
arrow

    francesl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